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检测项目应全面覆盖食材采购、加工过程、餐饮具卫生以及食品成品等环节,以确保师生的饮食安全。以下是学校食堂需要重点关注的检测项目:
1. 食材采购环节检测
- 农药残留检测:针对蔬菜、水果等农产品,检测是否存在农药残留超标。
- 兽药残留检测:对畜禽肉类、水产品等进行兽药残留检测,如孔雀石绿、氯霉素等。
- 重金属检测:检测大米、小麦粉、食用油等食材中的铅、镉、汞、砷等重金属含量。
- 微生物检测:对生鲜食材(如肉类、水产品)进行微生物检测,包括大肠菌群、沙门氏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。
- 食品添加剂检测:检测酱油、食醋等调味品中是否含有非法添加物或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。
2. 食材贮存环节检测
- 贮存环境检测:定期检测冷藏、冷冻设备的温度是否符合要求,确保食材在适宜的温度下保存。
- 食材质量检测:对库存食材进行定期抽检,检测是否出现变质、过期等问题。
3. 加工过程检测
- 食品中心温度检测:检测食品烹饪后的中心温度是否达到安全标准,确保食品充分加热。
- 加工设备卫生检测:对加工设备(如菜板、刀具、操作台面)进行微生物检测,防止交叉污染。
4. 餐饮具及环境检测
- 餐饮具消毒检测:检测餐饮具(如餐盒、筷子、刀具)的大肠菌群、沙门氏菌等指标,确保消毒合格。
- 环境微生物检测:对食堂厨房的桌面、墙壁、操作台等进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检测。
5. 食品成品检测
- 微生物指标检测:检测成品食品中的菌落总数、大肠菌群、致病菌等。
- 理化指标检测:检测食品中的酸价、过氧化值、黄曲霉毒素B1等。
6. 其他检测项目
- 食品留样检测:学校食堂应建立食品留样制度,定期对留样食品进行检测,确保食品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性。
-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:检测食品加工过程中是否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。
检测频率建议
- 日常检测:农药残留、兽药残留、餐饮具消毒效果等应每日检测。
- 定期检测:重金属、微生物、食品添加剂等项目可每周或每月检测一次。
- 专项检测:针对特定食材或季节性食品,如夏季的凉菜、冬季的腌制品,进行专项检测。
通过以上检测项目,学校食堂可以有效预防食品安全风险,保障师生的饮食健康。